南都訊 記者塗峰 田霜月 廣東的新型城鎮化之路將何去何從?昨日,在省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舉行的“積極穩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專題座談會上,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徐少華表示,每個人權利的平等、生活的幸福是城鎮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把握好“人與城、鄉與城裝潢、人與人”之間關係,並“兼顧利益,平衡權利”,防止城鎮化對鄉土文明、鄉村文脈的衝擊。
  核心:以人的房屋二胎平等幸福為依歸
  “天地孰為貴,乾坤只此生。”在聽完16個來自各界別的省政協委員發言後,徐少華以明朝戲曲家湯顯祖的詩,闡述城鎮化“以人為核借貸心”的內涵。
  他認為,這首詩展現了仁人票貼志士“以人為貴”的思想境界、人生情懷,作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執政黨和政府,一定會以更高標準的理念,即“以人為核心”的理念推進新型城鎮化工作。“新型城鎮化要以人為貴,以人的平等幸福為依歸”。
  他精煉地概括了在城鎮化中“人與城、鄉與城、人與人”三種關係,他說,“人為城之主、城為人所信用貸款居;鄉是城之根,城是鄉之果;人人生而平等。”
  人與城:城市設計應滿足人的生活
  “念大學時,騎著自行車走遍全廣州。現在卻不能這樣了,連主幹道都沒自行車道了。”徐少華有些惋惜。他說,設計者和建設者有時忽略了“人”的因素,讓城市離“宜居”越來越遠。
  “取消自行車道;大搞光亮工程,將城市晚上裝扮得像白天一樣;花崗岩、不鏽鋼、玻璃幕牆隨處可見……這就是現代化的標誌嗎?”面對不少來自城市規劃領域的政協委員,他在現場發出了一串反問。
  “晚上的燈光會不會影響人休息,花崗岩是否適合走路,玻璃幕牆會不會反射到眼睛?”徐少華說,一些所謂的城市“現代化”設計,與人的需求和生活格格不入,規劃者、建設者應該多思考如何體現“人是城市的主人,城市為人所居”的理念。
  鄉與城:防止城鎮化衝擊鄉土文明
  “鄉是城之根,城是鄉之果。”在講清了這一組的辯證關係之後,徐少華提醒,在推進城鎮化過程中應該認真考慮鄉村的規劃和設計。“現在城市規劃設計院很多,卻沒有鄉村規劃設計院。”
  “農耕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根,防止城鎮化對鄉土文明、鄉村文脈的衝擊。”他說,城鎮化的發展速度不能太快。“我們用30年走完了別人兩三百年走過的路,現在要將城市建設速度慢下來,重新思考城市到底需要什麼?”
  他還批評所謂“東方的拉斯維加斯、歐洲的小鎮”的城市設計概念。“這並不是城市建設未來的發展方向,廣東鄉村以及城市設計要體現‘中國元素,嶺南特色’”。
  人與人:建立公平競爭的規則
  “人人生而平等,社會越是文明進步,越要實現平等權利。”徐少華說,城鎮化過程中,更多的農業人口市民化是大趨勢,無論這些人是否已落戶,都應享有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務。
  “沒有什麼三六九等,城裡人不應高高在上,進城務工者也不低人一等。”他說,外來務工者沒有城市戶口,卻服務著城市的千家萬戶。黨和政府要致力建立公平競爭的規則,使每個生活在城市的人靠辛勤勞動致富。
  在“生活權利的平等”方面,他透露,去年省政府已帶頭建設無障礙網站,今年省廳局網站也將改造,“不僅讓健全人健步如飛,上網暢游,盲人也能在盲道自由行走,也可以上網感受精彩。”
  ●取消自行車道;大搞光亮工程,將城市晚上裝扮得像白天一樣;花崗岩、不鏽鋼、玻璃幕牆隨處可見……這就是現代化的標誌嗎?
  ●晚上的燈光會不會影響人休息,花崗岩是否適合走路,玻璃幕牆會不會反射到眼睛?一些所謂的城市“現代化”設計,與人的需求和生活格格不入
  ●農耕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根,防止城鎮化對鄉土文明、鄉村文脈的衝擊。我們用3 0年走完了別人兩三百年走過的路,現在要將城市建設速度慢下來,重新思考城市到底需要什麼?
  ●人人生而平等,社會越是文明進步,越要實現平等權利。城鎮化過程中,更多的農業人口市民化是大趨勢,無論這些人是否已落戶,都應享有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務。
  ——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徐少華
  委員討論
  “城鎮化是把所有農村都變成城市嗎?”“新型城鎮化不是大城市的延續,更不是大城市的‘殖民地’。”“農民在洗腳上田的同時,更要洗腦進城。”昨日,在“積極穩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專題座談會上,16位來自各界的省政協委員對於新型城鎮化的議題展開了討論。
  城鎮化是把農村都變成城市嗎?
  華工建設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倪陽說,新型城鎮化應該是小城鎮式發展
  “農村生活方式是不是要放棄的生活方式?”昨日,省政協委員、省地稅局信息中心總工程師華軍說,對城鎮化的思考,不應站在城市人或非農民的角度去看,缺乏農村生活經驗的人,也不能瞭解和理解農民的需求。
  “怎麼理解城鎮化這個概念很重要!”華軍說,城鎮化是改進城市功能的不完善,還是實施農村建設戰略,將所有農村都變成城市。
  省政協委員、華南理工大學建設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倪陽說,新型城鎮化應該是小城鎮式發展,不應該是大城市的延續,更不應該是“大城市的殖民地”。
  農民洗腳上田也要“洗腦”進城
  中大教授李宗桂說,新型城鎮化要灌輸現代意識
  省政協委員、中山大學教授李宗桂認為,新型城鎮化本質上是人的城鎮化,是人的精神、思想、素質的城鎮化,是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情調的城鎮化。“不是單純的戶口的城鎮化,物質生活的城鎮化,更不是以所謂經營為目的土地的城鎮化。”李宗桂說。
  “農民在洗腳上田的同時,更要洗腦進城。”李宗桂說,新型城鎮化要灌輸現代意識,政府和全社會幫助進城農民從內到外都成為真正的城鎮人。
  省政協委員、華南師範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鄔錦雯認為,推進城鎮化核心的內容之一是農業的現代化,“但農村的人力資源傾向於老弱病殘,這讓我們非常的憂心。”鄔錦雯建議,規劃和開發涉農專業和課程,建立起現代農業的職業標準和培訓體系。
  來自澳門的省政協委員高展鴻表示,澳門特別行政區當然沒有農民工的問題,但澳門是移民的城市,為了幫助新移民融入澳門,有關部門對他們進行幫助和培訓。比如,教授他們廣東話或澳門地方語言。
  只有房屋沒產業 這種城鎮化沒意義
  省政協文史和文化委員會副主任餘慶安:要充分尊重農民和土地
  省政協委員、省政協文史和文化委員會副主任餘慶安表示,城鎮化應該依法管理好土地,新型城鎮化並不是將連片的土地或者是一小塊的土地採取開發的方式建高樓大廈。“應該讓想利用城鎮化,將農村土地一種不良企圖的人斷了這種念想。”餘慶安說,城鎮化要充分尊重農民和土地,確保糧食安全的土地紅線。
  “到了城鎮後,只是有房屋,沒有產業,農民沒有就業,這樣的城鎮化沒有意義,也不能持久。”省政協委員,省廣弘資產有限公司原董事長、黨委書記崔河說,省政協委員,廣東省絲綢紡織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柯惠琪也提醒,“新型城鎮化不要一窩蜂而上,不要給地方政府造成新的包袱。”
  採寫:南都記者 塗峰  (原標題:每個人權利平等、生活幸福是城鎮化出發點和落腳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04alqeg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