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秦皇島5月12日消息(記者杜震)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說到中關村,“中國的硅谷”、“高科技孵化地”都是它響噹噹的名片,背靠清華、北大,又有政策扶持,20年時間,中關村就從曾經的“電子一條街”發展成現在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第一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第一個國家級人才特區”,身在首都北京,中關村的“國字頭”光環自然不少。然而,隨著京津冀一體化大幕拉開,中關村也開始邁開步伐“走出去”。
  昨天(5月11日)上午,中關村海澱園在河北秦皇島建立的秦皇島分園,正式掛牌運行。這是中關村海澱園在全國的首家分園。河北自承接北京動批、大紅門之後,再與中關村“聯姻”,由低端製造業轉向高科技產業,這次的產業轉移會成為京津冀合作的新路徑嗎?
  其實,從首鋼到中關村,從天津濱海新區到唐山曹妃甸,京津冀三地產業轉移、互聯互通的大幕已經拉開。北京的高科技企業在河北如何發展?河北又將在承接中得到哪些實惠?產業轉移後能否真的吸引人才遷移?
  這幾年,北京千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夏曙東在中關村發展的順風順水。然而當他想進一步擴大企業生產規模時,卻遇上了煩心事。
  夏曙東:純粹高端的研發和規劃還是北京有優勢,目前北京遇到一些問題就是土地受一些限制,人員的成本逐年遞增。
  中關村海澱園秦皇島分園的建立,讓夏曙東下決心把這個投資額高達1.5億元的項目轉移出北京。
  夏曙東:我們希望把全國接近80個城市的數據,全國400萬輛營運車輛的數據,放到秦皇島來。把智能交通設備的研發生產落戶秦皇島。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的平臺放在秦皇島,第二個是建立全國以動態路況為核心的數據中心。
  除了成本低的優勢之外,秦皇島美麗的海濱也是夏曙東選擇這裡的原因。
  夏曙東:秦皇島和北京也不遠,生活環境也不差,北京來的員工可以是獎勵式的,度假性的方式參與項目。
  而讓中關村海澱園牽手秦皇島,北京的官員更看重雙方的合作模式。
  北京海澱區副區長、海澱園管委主任孟景偉:在海澱區的企業秦皇島落地發展,他實現的地方財政收入,雙方按照4比4兩地共享。同時,20%建立產業基金扶持企業的發展。
  其實,在北京產業轉移過程中,原有利益如何分配一直是個羈絆。這個問題不解決,北京的產業大規模轉移無法啟動。而北京與秦皇島創建的利益共享機制,可謂破題之舉。
  而對於企業來說,離開北京,也意味著原來享受到的各種優惠政策可能會失去。中關村作為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有“1+6”“新四條”等一攬子系統的配套優惠政策,涵蓋了企業融資、股權激勵、技術創新等方方面面。中關村海澱園秦皇島分園所在地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在申請河北省政府支持,並上報國家批准給予分園享受中關村同質化政策,充分保障進駐企業待遇不變,實現政策無差異對接。
  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胡英傑:你要承接北京產業轉移,你必須要創造條件,決定權在企業,誰的條件好,誰的條件優越當然就到哪去了。
  相對於北京動批、大紅門等低端業態轉移河北,中關村海澱園在秦皇島建立分園,是北京高科技生產要素第一次大規模向河北輻射外溢。首批入駐中關村海澱園秦皇島分園的企業已經有六家,全部是北京的高科技企業。“北京總部、科研——河北轉化、生產”的產業鏈佈局逐漸清晰。
  胡英傑:第一批項目落地後第二批項目我們還在談,還有一批海澱以外的項目我們也在談,包括北斗的項目、瀚海的項目,關鍵是把我們合作的產業加快推進的速度。
  對於北京來說,功能疏解產業轉移的目的是為自己減肥,最終要落實到人的遷移上。但是目前橫亘在人的遷移面前的,是京冀兩地間公共服務水平的巨大落差。胡英傑表示,公共服務水平不拉平,人就留不下來。
  胡英傑:我要引進高端人才,我要引進先進製造業、新興產業,如果沒有良好的醫療資源,沒有良好的教育資源人家會來嗎?
  胡英傑透露,隨著大批北京高科技企業的入駐,他們正在與北京大學等單位洽談,讓北大附小附中、人大附中等名校在秦皇島開發區建設分校,北京大學醫學部也將在此建設三級醫院。
  從首鋼到中關村,從天津濱海新區到唐山曹妃甸,京津冀三地產業轉移、互通互聯大幕已經拉開,河北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中承接什麼、如何承接的思路正漸次顯現。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胡英傑表示,今後京冀之間的產業轉移與項目承接,不會盲目追求數量,而會更加註重質量。
  胡英傑:不是什麼出來我們都承接,文化、教育、旅游、醫療、養老、科技等等,這些產業適合秦皇島的發展。  (原標題:中關村海澱園秦皇島建分園 京津冀產業轉移升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04alqeg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